资治通鉴:领导菜、同事渣,你想出头我理解,但我劝你别逞强!否则,有功劳没你份,要担责先找你!
立志花15年讲完《资治通鉴》
现在已经坚持了6年
▼点击下方名片关注,和我一起
发送:通鉴,可得“解读资治通鉴1~4部”发送:4,可得私密干货。《资治通鉴》第九十一卷 晋纪十三
东晋·晋元帝太兴三年(公元320年)
【原文】
羊鉴讨徐龛,顿兵下邳,不敢前。蔡豹败龛于檀丘,龛求救于后赵。后赵王勒遣其将王伏都救之,又使张敬将兵为之后继。勒多所邀求,而伏都淫暴,龛患之。张敬至东平,龛疑其袭己,乃斩伏都等三百馀人,复来请降。勒大怒,命张敬据险以守之。帝亦恶龛反覆,不受其降,敕鉴、豹以时进讨。鉴犹疑惮不进,尚书令刁协劾奏鉴,免死除名,以蔡豹代领其兵。王导以所举失人,乞自贬,帝不许。
【译文】
译文太长略。
【解析】
如何出人头地?
首先一步你要先出彩,让上面看到,让他们发现众多混日子中间还有你这么一个“卷王”。
然后给你个机会,让你去找三条腿的金蟾,看看你的成色,也看看你可上道。
可最后才会发现,谋事容易,谋身才是真难!
公元319年,东晋的泰山太守徐龛造反,司马睿让羊鉴为主、蔡豹等人为辅去平叛。
羊鉴这人是彼时东晋权臣王敦的舅舅,当时东晋朝廷讨论派谁领军时,王导(王敦的堂弟,彼时士族领袖,影响力极高,等同权臣)建议让羊鉴去。
反对羊鉴领兵的人不少,理由很充分,包括羊鉴自己也都说自己不行,建议朝廷换人去,但王导强烈建议就要让羊鉴去。
羊鉴是王敦王导的自己人,而且要平定的徐龛造反的泰山郡,距离王导、王敦的老家琅琊也非常近,所以说王导是多少有私心的。
一般来说,这种非专业领导干专业的事,组织都会配套几个业务骨干搭班子,就像西游取经一样,唐僧降妖伏魔不行,就给他配了齐天大圣、天蓬元帅、卷帘大将。
只要是领导不是太不靠谱,会用人会放权,基本也能把事搞定。
怕就怕,领导太拉跨,团队带不动。
羊鉴他就属于不行那一挂,不光如此,他还摁着那些想干事的人。
诸将畏懦,顿兵下邳,不敢前。豹欲进军,鉴固不许。
在南方的司马睿被羊鉴畏敌不前搞得非常不爽,直接把他给免了,让一直主张进兵的蔡豹放手去打。
蔡豹没了上头压制,你以为他能大展拳脚?
结果是,你以为他要放大招,结果他给你拉了个大的。
在看徐龛招来石勒援军,蔡豹立马撤兵退守到下邳,这一退不要紧,直接琅琊国也给暴露了出来。
冬十月丙辰,徐州刺史蔡豹以畏懦伏诛。
事后,蔡豹以畏敌不前为罪名被杀,但有意思的是,之前的羊鉴同样也畏敌不前,对于司马睿的进军命令更是拒不执行,却只是免除职务。
所以,到这里,你可以说,有关系背景的,犯错了也能网开一面。
没关系背景的,你想干事,只要有点问题,一定拿你开刀。
重点不是这种现实,而是为啥蔡豹要死?
羊鉴犯错没被杀,因为他是王敦的舅舅,司马睿倒是想杀,但是杀了之后,就有和王敦王导撕破脸的风险。
而且羊鉴出身的家族,泰山郡的望族,而徐龛造反的就是泰山郡,彼时这地方是东晋和石勒拉锯的关键地方,正是需要这些地方望族的支持,为了统战,也必须对羊鉴高拿轻放。
再加上强力推荐羊鉴领兵的王导已自己认错表态,司马睿觉得敲打王导的意图已经实现,没必要让矛盾进一步激化。
至于蔡豹,他也是士族出身,但相比王导、王敦这等顶流士族,蔡豹已经属于不入流的那种,在东晋朝堂上没啥背景。
本来在羊鉴畏敌不前的大背景下,蔡豹求战心切算是一个亮点,司马睿直接越级提拔,给他机会放手去干。
只要蔡豹能打赢,司马睿必然会重用把他立起来。
可惜蔡豹也不顶用,不但被石勒援军吓退,更是让琅琊郡洞开,更也让越级提拔他的司马睿承受用人不当的压力。
在这种情况下蔡豹必须要死,也为这次进攻徐龛不力找一个替罪羊。
【闲扯】
蔡豹就属于开头提到的,想做出成绩那种人。
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他太急了,太想求上进了,以至于他没有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,并不是说他做好了就行的。
蔡豹的领导,羊鉴畏敌不前,他这么积极求战,让羊鉴如何自处?让推荐羊鉴的王导如何想?
这感觉就像,一个项目,你上面的副总、部长都说不能干,你一个小技术员却说,这事可以搞,没问题。
再看蔡豹的那些个同事,都在混日子,你蔡豹这么积极这么卷,你这有让他们如何自处?
你的厉害、牛逼、求上进,不是要踩着别人来凸显。
这就是蔡豹最大的问题。
好吧,蔡豹要是有能力,能抗住石勒援军,又把徐龛搞死,那他回去就真有好果子吃?
未必。
大家都这么菜,就你这么厉害这么猛,有的是人给你穿小鞋、打小报告。
可惜,蔡豹能力不行,自己把事情搞砸,那正好,他一下成了整场战役中最差表现,拿来明正典刑正好。
所以说,想做出成绩、想让上面看到可以理解。
但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,你有信心在孤立无援、别人拖后腿的情况下,把事搞定?甚至扭转乾坤,把别人搞不定的事搞定?
你有这本事,那上面的你当我没说,你放手就去干,你是狠人。
可如果你没有这本事,我就劝你苟一点、稳一点、怂一点,别想着什么求上进、展示自己。
尤其是当你的领导都不积极无所谓、同事都在混的时候,你太积极主动,就是等着被搞吧。
所谓鹤立鸡群,错不在鸡群平庸,而在于鹤不识相非要站到鸡群里面去。
不同的人,有不同的生存策略,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没什么不对。
可如果自己掂量不清又搞不清楚状况,非要上强度,那就真是自找苦吃了。
PS:
很多朋友问我有没有书出版,非常抱歉,因为某些因素我的书没办法出版。不过另有一位大佬的《资治通鉴》解读,我看完之后直呼过瘾。强烈推荐给大家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面链接购入一读,绝对不会让你失望!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